課程安排
本週探究與實作課設計的課程目標是發現問題,要讓學生提出與投石器相關的變因,寫出想要探討的操作變因和應變變因,並寫出預期的實驗結果,下一堂課將請學生準備材料前往實驗室,實際做出一台投石器。
【探究與實作:投石器】系列文章
第一章 前進大園高中
第二章 請開始你的探究
從科學家想要解決的問題提供真實的情境
這個班級算是蠻乖的,大部分的學生都認真地思考有哪些變因,下圖是各組最一開始寫出來的變因。
面對這個問題,我快速地問自己:為什麼要找這些變因?科學家希望探究出「各種因素如何影響投擲結果」的目的是什麼?投石器存在的目的,應該就是要擊中目標吧!那到底要如何擊中目標,學生也應該會比較好奇一點吧!
於是「如何設計投石器才能擊中目標?有哪些因素會決定是否能夠擊中目標?」便成了我拿來問每個組別的問題。
很令人感到興奮的是,學生聽到問題之後,大多會停下原本歡樂(失控)的聊天,並針對這個問題思考,然後提出一些我想聽到的因素,像是投擲距離(和目標的距離)、投擲力道、發射角度、風速等等。
如何面對超出預期的回答?
但面對同樣的問題,也有組別很直觀地回答:「多投幾次就好了啊。」
這種回答你要說他錯也不是、但確實不是經過仔細思考後產出的想法,它很傷腦筋但卻又很常出現,通常是因為你設計的問題不夠精準、學生可以回答的範圍太廣了,這時候就很考驗教師的臨場反應能力。
我發現比較好的方法是,試著理解學生回答的脈絡,並承認他的想法其實沒有錯,然後思考該如何刺激他更深入的思考。
以這位學生的回答為例,我就進一步問他:「多投幾次確實比較容易打到目標,但是你投完一次、沒中,你會不會稍微調整再投第二次?那有哪些因素是你可以調整的?」
這時候學生就出現前面提到的那種反應了,他會停一下、想一下(學生有沒有在思考,從他的反應跟他的回答中可以感受得出來),然後也會提出差不多的因素,往我想引導他們的方向去。
接下來,我請學生繼續思考,是哪些因素,影響了前面提到的投擲距離、力道、角度?這時候,學生就會開始講出一些有模有樣的答案了:
以這位學生的回答為例,我就進一步問他:「多投幾次確實比較容易打到目標,但是你投完一次、沒中,你會不會稍微調整再投第二次?那有哪些因素是你可以調整的?」
這時候學生就出現前面提到的那種反應了,他會停一下、想一下(學生有沒有在思考,從他的反應跟他的回答中可以感受得出來),然後也會提出差不多的因素,往我想引導他們的方向去。
繼續探究
接下來,我請學生繼續思考,是哪些因素,影響了前面提到的投擲距離、力道、角度?這時候,學生就會開始講出一些有模有樣的答案了:
施力臂與抗力臂、發射物的重量、重物的重量(重力投石器)、繩子的彈力(彈力投石器)、裝發射物的爪子的構造(影響發射角度)。
然後我就會覺得這些學生怎麼這麼優秀!他們其實很聰明欸!這樣的提問也可以繼續進行下去,甚至可以讓他們畫出變因關係圖,把「誰影響誰」全部寫清楚。
到現在為止,其實都還沒有引入操作變因和應變變因,而因為時間的關係,我接下來的引導工作也確實做的不太好。如果現在給我機會重新設計問題,我想像中的對話可能會長這樣:
「這些因素當中,哪個是你覺得最重要的?」
「我覺得施力臂與抗力臂是最重要的。」
「它為什麼很重要?」
「因為它影響投擲力道、又會進一步影響投擲距離。」
「那『施力臂與抗力臂』和『投擲距離』之間有什麼關係嗎?例如:如果我想要攻擊距離我100公尺的目標,我應該怎麼設計投石器的施力臂和抗力臂?」
透過這樣的持續提問、引導,我可以不用提到任何變因的名詞,但讓學生理解操作變因和應變變因的意義,並且進入一連串的探究當中。
以上對話純屬想像,但在設計課程時想像學生的學習歷程,對於「探究教學法」來說是非常重要的,如果學生的反應和你想像的不一樣,教師就可以回過頭來思考哪裡出了問題?是不是我的提問太發散?我的提問要怎麼樣才能更扣緊課程目標?久而久之,提問的內功也會慢慢進步。(想看探究教學法的要點:標準答案在探究教學法中扮演的角色)
其實光是想在八個組別中都產生上面那些對話,其實就已經耗費一節多的時間,而且我印象中我不是每一組都有很充分地對話,而小組在沒有老師參與的時候,大多也都處在失控狀態,有的在聊天、有的在比腕力、有的在自拍、還有直接拿吉他出來練的,這或許是這堂課目前最頭痛的一件事吧。
老師沒有參與的小組固然失控,但回到我參與的小組討論當中,我發現我愈來愈可以做到slow down了,我能夠慢慢聆聽學生的發言,理解、確認學生的意思後,順著他的思考脈絡做進一步的提問,引導學生往我要的方向去思考。
到現在為止,其實都還沒有引入操作變因和應變變因,而因為時間的關係,我接下來的引導工作也確實做的不太好。如果現在給我機會重新設計問題,我想像中的對話可能會長這樣:
「這些因素當中,哪個是你覺得最重要的?」
「我覺得施力臂與抗力臂是最重要的。」
「它為什麼很重要?」
「因為它影響投擲力道、又會進一步影響投擲距離。」
「那『施力臂與抗力臂』和『投擲距離』之間有什麼關係嗎?例如:如果我想要攻擊距離我100公尺的目標,我應該怎麼設計投石器的施力臂和抗力臂?」
透過這樣的持續提問、引導,我可以不用提到任何變因的名詞,但讓學生理解操作變因和應變變因的意義,並且進入一連串的探究當中。
以上對話純屬想像,但在設計課程時想像學生的學習歷程,對於「探究教學法」來說是非常重要的,如果學生的反應和你想像的不一樣,教師就可以回過頭來思考哪裡出了問題?是不是我的提問太發散?我的提問要怎麼樣才能更扣緊課程目標?久而久之,提問的內功也會慢慢進步。(想看探究教學法的要點:標準答案在探究教學法中扮演的角色)
課後反思:有沒有老師,差很多
其實光是想在八個組別中都產生上面那些對話,其實就已經耗費一節多的時間,而且我印象中我不是每一組都有很充分地對話,而小組在沒有老師參與的時候,大多也都處在失控狀態,有的在聊天、有的在比腕力、有的在自拍、還有直接拿吉他出來練的,這或許是這堂課目前最頭痛的一件事吧。
老師沒有參與的小組固然失控,但回到我參與的小組討論當中,我發現我愈來愈可以做到slow down了,我能夠慢慢聆聽學生的發言,理解、確認學生的意思後,順著他的思考脈絡做進一步的提問,引導學生往我要的方向去思考。
那種感覺很奇妙,我會覺得我們是彼此理解的,並且我們認同彼此的想法,我並不覺得我在「教他」什麼,而是在引導他思考,然後我們能夠「共同建構出某些知識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