兼課資格
法律上學校老師可以分成幾種:正式老師、代理老師、代課老師、兼課老師。
正式和代理都是正職,領月薪的,上班時間都要待在學校。差別在正式老師是終身職、一年領14.5個月,代理老師是一年一聘,比較沒保障、沒有年終,甚至有些學校暑假是沒薪水的。
代課和兼課則是領鐘點費的兼職,高中一堂400、國中360、國小320,有課再到校就好。代課老師是正職老師請假(如產假、病假等等),臨時來接這位老師的所有課程,兼課老師則是學期開始前就先排好課表,吸收校內老師排不完的課。
只要大學相關科系畢業,就有資格去高中兼課,雖然順位會在有教師證的人後面,但其實機會還是蠻多的。
詳細可參考這篇東吳大學師培中心轉載的文章,整理蠻清楚的:代理、代課、兼課比較
大學的準備與心路歷程:人脈與教學實務經驗
大學期間,很幸運地得到很多人的幫助,大三下修跨領域課程設計時,課程講師是外聘的南崁高中教務主任番茄(番茄是他的綽號),大四修自然科教材教法時,課程講師是外聘的大園高中校長朱元隆,大三升大四的暑假,更是突然接到陌生物理系學長的邀請,和一群高中物理老師一起去花蓮辦了鑑識科學營,也認識了許多教育現場的老師,包括中壢高中的欣達老師。
而從大三下剛開學,番茄就告訴如何在大學階段就開始累積實務經驗:去現場觀課、爭取試教機會,番茄也積極地幫我們牽線,讓我在大三下就開始進到南崁高中觀課,並且得到幾次上台的機會。
升上大四後,由於距離考量,選擇不再去南崁高中,但也因為朱元隆校長和欣達老師,我可以繼續在大園高中和中壢高中學習。
我一直都希望念碩班時可以一邊代課,但在大四決定要先念研究所再實習之後,其實很擔心因為還沒實習、沒有教師證而很難找到代課。那時我就決定到大四下到壢中自主實習(就是沒有任何認證的實習啦),希望未來找代課機會時可以加點分。
不過到底對學校來說有沒有加到分呢?其實我也不知道,但至少被問到有沒有實務經驗時,我可以有自信的跟對方說:「我沒有你想像的那麼菜啦。」(沒有啦,我不敢,我就菜)
對了,除了真的進到高中現場觀課及試教,各校師培通常都會辦理「教學實務能力檢測」,非常建議報名參加,除了逼自己設計課程、練習試教,運氣好的話還可以像我一樣撈到一個教學演示特優,雖然我是覺得這個特優不一定等於真正的教學能力啦,但畢竟是一個title,好用來說嘴。
面談過程
暑假考完教檢後,我就在facebook發出我想找高中兼課的文,請求各路老師多多關照,有兼課資訊麻煩聯絡我,一週後,我收到萬芳高中的世穎老師(辦科學營認識的老師)的訊息,說萬芳高中在找探究與實作的兼課老師。
從收到資訊到面談錄取,大概有幾點值得分享:
一、簡歷:
內容其實跟部落格上的「關於我」大同小異,並額外告知校方「我已經打過疫苗殘劑了」。
附上檔案,可以參考看看:蘇倚恩_萬芳高中物理科兼課簡歷.pdf
二、教務主任的來電:
兩天後,主任打電話給我,但知道我還沒實習後,確實有遲疑一下,也跟我說他們會再等一個禮拜,如果都沒有其他有教師證的老師來報名,之後會再聯絡我。一週後我主動回電,主任跟我約了隔天早上面談。
三、面談之前:
很認真地重新整理一次心目中的「科學教育的目的」,然後上網查了萬芳高中的課程計畫書,了解他們規劃好的探究與實作課程長怎樣。
四、面談過程:
他們主要想知道的是:「我還沒有實習過,那我有什麼探究與實作課的相關經驗嗎?」
我就把韓中梅老師的「探究與實作及課程設計」、林春煌課督的「探究實作模組化設計」、洪逸文老師的「探究與實作工作坊」之類的東西搬出來,然後說我有去過大園、中壢高中觀課,了解學生對探究與實作課、學習歷程檔案的看法,並且知道如何讓學生自然而然地反思、產出學習歷程。面談後有寄出感謝信,當天下午就接到錄取通知了。
錄取至今的準備工作與心得
雖然萬芳高中已經有現成的課程計畫和講義了,但那畢竟是別的老師設計的教學脈絡,每位老師的教育哲學和對課綱的理解都有些許的差距,所以我基本上是理解原本的教學目標後,保留原本的課程主題,但重新安排自己的課程脈絡來達到這些目標。
萬芳高中的作法是將兩學期的探究實作課,分成4*9週,物理、地科、化學、生物四科的老師各自負責九週,以滿足課綱上要求的「跨科」,雖然我覺得有點扭曲課綱的原意啦,不過好像大部分的學校都是這樣安排。
總之開學後我會和另一位地科老師協同,也是代課老師,到現在還沒聯絡上他,目前比較擔心的是兩位老師的課程重複性太高,導致學生覺得挑戰性不足而不想投入,或兩位老師都沒有教到某些能力,導致課程不夠完整。
累積了三年的招數(雖然大部分都是別人的招),終於要實際上戰場了,希望能和學生建立關係,也希望學生都能有豐富的學習。有達到某種里程碑的感覺,但其實挑戰才剛要開始,有夠期待開學。
最後給還在讀修師培的學弟妹一些建議:
其實很多學校都會有兼課教師的需求,真心建議可以多去參加教師研習、多去高中現場觀課和試教、累積自己的實務經驗和教學歷程檔案,好讓你在看到兼課缺的時候,可以很有自信地說:「我來。」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