參訪人文的起源
這學期的科教所讀書會,我們選讀的書籍是《教學的勇氣》,希望讀書會成員都能探索教育的初心,建構出教師的自我認同。
我今年寒假時,參與實驗教育推動中心舉辦之自主學習工作坊,有幸認識宜蘭人文國中小(公辦民營之實驗學校)之教師,因此希望成員們透過實地參訪,有機會接觸另類的教師圖像。
這篇文章,想和大家分享我2022/2/25參訪人文時,與學生的一則小故事。
「對阿,自己負責。」
想要了解一間學校,聽再多教育哲學、教學方法的論述,其實都未必準確,直接看學生的言行舉止是最準的,因此我想先分享下課期間,我與學生的一段對話。
那是一群89年級的學生(即國二、國三,人文採混齡教學,123/45/67/89年級,共分四個階段),下課時間,四五個小朋友圍著麻將桌打麻將(對,他們有麻將桌),我們一群科教所的研究生圍著他們,他們似乎也非常習慣面對訪客,很自在地一邊打麻將、一邊和我們聊天。
其中有一位學生好像是麻將「菜鳥」,所以出牌都非常猶豫,和他擠在同一張椅子上的「軍師」只是告訴他規則,「菜鳥」問他應該要打哪張時,「軍師」總是告訴他「自己想、自己決定」。
也許是過度詮釋,但我認為,這群學生學習的環境,一定很常被告知要「自己想、自己決定」,才會在面對同儕的提問時,也請對方自己思考。
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這個。由於那位「菜鳥」打得很慢,其他同學時不時便會叫他快一點「快點啦!再八分鐘就要上課了。」「剩七分鐘。」
我好奇地問他們:「上課了你們就要趕快衝回去嗎?」
「對。」
「不衝回去會怎麼樣?」
「老師就會說:『你們遲到了。』然後繼續上課跟討論。」學生回答。
「所以說,你們遲到的話,就只是自己沒有學到前面的東西嗎?」
「對阿,自己負責。」學生隨口答道,繼續和同學們打著麻將。
上課時間很快地到了,學生也果真咚咚咚地跑回他們上課的空間(我用「上課的空間」是因為人文國中小的教室沒有牆壁,全部是開放式空間,所以似乎根本不能用「教室」這個詞)。而我還在驚嘆那句「對阿,自己負責。」
學生竟然可以如此稀鬆平常地說出這樣的話,他的態度彷彿在告訴我:「阿不然咧?不是本來就這樣了嗎?」這不就是我期待看到的學生圖像嗎?學生自動自發,不是為了考試或滿足大人們的期待,而是為了自己而學,也為自己的學習負責。
進一步認識人文
什麼樣的學習環境,讓學生展現這般樣態?如果感興趣的話,建議可以收聽以下Podcast:
若想了解人文的教養、輔導理念,推薦親自閱讀人文展賦教育系統創辦人楊文貴教授撰寫的書籍:做對教養不需勇氣:「展賦」父母學 阿德勒理論再進化(二版)
當然,最建議的做法仍然是親自到宜蘭人文國中小走一趟,如前文提到的,理念和學生圖像每個人都會說,真的和學生接觸過才知道到底是不是玩真的。想更了解人文國中小,可以點選以下連結:宜蘭人文國中小入學專區、官方網站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