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21年1月15日 星期五

我的教育哲學與教學實踐(2021.1)


寫於2021年一月,對教育的想像與實踐,會隨著經驗不斷變化,本文僅作為教師專業成長歷程之記錄。


文章大綱


壹、前言
貳、一位師培生的衝擊
參、學生需要學什麼?21世紀關鍵能力
肆、高中科學教育之目標
伍、探究教學法
陸、108課綱與探究教學法
柒、知識不重要了嗎?知識在探究教學中扮演的角色
捌、探究教學法的課程設計


壹、前言


一位來自南投、滿腔熱血的高中生,在高中時體會到教會同儕的快樂,並感受到老師對學生強大的影響力,為了成為物理老師,學測申請了六個學校的物理學系,後來上了中央大學物理學系。一年後,這位熱血的高中生會進入師資培育中心,開始接觸各式各樣的教育理論、思想,他對教育的認識會完全被翻轉,對於教育的目標、教師的角色、學習的意義,會完完全全地改變。


貳、一位師培生的衝擊


大二時我修了一門課程,生涯規劃,但是這門課對我影響最深的並不是課程內容,而是課程要求的閱讀書籍。那時我們組選擇了《教出競爭力:劇變未來,一定要教的七大生存力》,作者東尼.華格納(Tony Wagner)是哈佛大學「變革領導中心」的主持人,書中寫道,全球化與資訊爆炸性成長的二十一世紀,一切都非常快速地變動,知識翻新的速度指數成長,但當世界正在快速變遷時,我們的教育卻沒有改變,學生在學校的目標還是學會許多的知識,以及在考試中選出「標準答案」,我們正在用舊的教育思維,教學生過去的知識,卻期待學生適應未來的生活,更何況我們根本無法預測未來會長什麼樣。

未來全球快速變遷,有很多工作都會被機器給取代掉,哪些工作特別容易被取代呢?工作內容愈重複、愈簡單,不需要創新、可以用sop處理的事情,基本上很快就會先被取代了。剩下來的工作又分成兩種,一種是機器難以取代的,這種工作需要不斷創新應變,工作內容難以用sop處理,因此機器難以勝任,而這種工作通常也需要高度的專業,而且不斷與時俱進、終身學習,確保自己不被快速變遷的世界甩掉。除此之外,還有另外一種工作不會被取代,這種工作雖然也重複、也簡單、也可以用sop處理,但是薪水偏低,開發機器的成本比人力勞動的成本還高,所以老闆寧可雇用便宜的打工人力,這類工作通常比較沒有保障,因爲容易取代,你不接受低薪會有其他人接受,換句話說,老闆沒什麼理由幫你加薪。我想,教師應該都希望自己的學生成為不易被取代的人,選擇更有挑戰性、更有趣、更能獲得成就感的工作,同時或許還能附帶好一點的生活品質。

那時我意識到:原來世界不一樣了,過去那些我引以為傲,讓我考上中央大學的學習方式、考試技巧,在未來的社會中可能完全派不上用場。那麼在這個變動的世代,如果不教那些知識,那要教什麼?學生需要什麼才能夠適應未來的世界?而這些東西究竟要怎麼教?這些是我接下來兩年半,一直試圖解決的問題,這篇文章的內容,也是我目前為止找到的答案。


參、學生需要學什麼?21世紀關鍵能力


面對快速改變的世界,知識灌輸顯然不是現在的學生需要的,那究竟哪些能力,能夠幫助這些學生適應未來的世界呢?美國二十一世紀關鍵能力聯盟(Partnership for 21st Century Skills)提出四項二十一世紀關鍵能力:分別是批判思考(Critical thinking)、溝通(Communication skills)、團隊協作(Collaboration)、創造與創新(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),取四個能力的第一個英文字母,簡稱為「4C能力」,其內涵在網路上有大量資料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找來看。

應該不會有人否認這些能力的重要性,但是進入到實務層面,就會有很多需要討論的問題了。4C其實很像在打高空砲,聽起來很厲害、很重要,但是要怎麼教?能力有辦法教嗎?知識不重要嗎?如何評量?評量方式公平嗎?以下文章想先把討論的範圍限縮到「臺灣高中科學教育」(畢竟超過這個範圍,我可能也沒辦法論述得很清楚)。


肆、高中科學教育之目標


首先必須有一個認知,高中科學教育不是神,所以沒有辦法包山包海,不可能上完高中的自然領域課程就完全精通以上四種能力,不過我們仍然希望盡可能地包含這些能力。

所以我開始問:以目前分科教學分科評量的制度,高中物理教師應該教學生什麼?我認為最重要的是「科學家的思維模式」,科學活動是一個不斷提問、探究、尋找答案、解決問題的歷程,科學家需要批判地看待證據和研究資料,以前人的研究文獻作為基礎,運用大量推理論證,提出創新的解釋或解決方案,大部分的問題需要和其他領域的專家合作,因此也需要強大的團隊合作能力。

參考許多書籍、論文以及108課綱之後,我收斂出我心目中的高中科學教育目標:

1. 自學能力:學習科學知識的「方法」
2. 批判思考能力:批判地看待證據與資料
3. 推理論證能力:基於證據提出符合邏輯的推理與主張
4. 創造力:針對問題提出創新的解釋或解決方案
5. 表達能力:把自己專精的內容清楚傳達給他人
6. 建立科學本質觀:了解科學的本質,知道科學的貢獻與限制


伍、探究教學法


我認為,想要學習科學家的思維模式,模仿科學家做的事是最快的方法,那麼什麼是科學家在做的事呢?中正大學哲學教授陳瑞麟在新書《人類怎樣質問大自然》中,從科學的「目的」與「心理」兩個角度,試圖說明科學的本質為何:

科學是從人們為了解答針對自然現象或事物的疑問,並使用「天性」與「合理的自然因果」的觀念來提出解答的求知活動中發展出來的——這是一種目的論式的定義。(陳瑞麟,2020,p.143)

「純粹地想知道」是一種心理態度,它並非為了任何外在目的,而是單單為了滿足自己內在的求知欲。「想知道」來自好奇心與驚異感——這就是科學的心理起源(陳瑞麟,2020,p.143)

科學起源於人類對外在環境觀察而產生的好奇心,人類提出問題:「為什麼?」,接著展開一系列的探究,試圖找尋一個內在一致的解釋模型。

Science is fundamentally about explaining phenomena by determining how or why they occur and the conditions and consequences of observed phenomena. (Katherine L. McNeill, Joseph Krajcik,2008,p.121)

科學是不斷「解釋現象」、「探討現象成因」的歷程,科學即是探究。如果科學即探究,那麼在科學教育上,就應該以學生為主體,讓學生不斷問問題、找答案,也就是所謂的「探究教學法」。在探究的歷程中,學生可以學習建構知識、解決問題,像個科學家一樣思考。對教師而言,探究教學必須設計仿真的情境,讓學生在與他生活經驗相關的情境中發現問題、解決問題,並在過程中持續透過對話、提問,來引導生手思考與探究。在探究教學中,我們在意的是學生尋找答案的歷程,而非最終的標準答案,因此所有合理的發想、推論都應該被他人考慮,提出想法的人也有責任提出證據、試著證實他的想法,在整個探究的過程中模擬「科學家社群」從事的科學活動。下文會再進一步詳述探究教學法的實施方式。


陸、108課綱與探究教學法


前文從時代變遷談到4C關鍵能力、高中科學教育目標,再說明科學教育方法應該以「引導學生經歷科學探究」的探究教學法為基本框架,接下來我想把討論主題拉到剛上路第二年的108課綱。

新課綱以建構主義為基本哲學概念,這個立場的教育哲學認為:知識是在學生的親身經驗中被建構出來的,也就是「知識的灌輸」這件事是不成立的,必須讓學生在情境中探索、拓展自己的經驗,最終探索出新的知識,教育哲學進一步影響教材教法,所以才會出現「探究式教學」。這一次的教改,在哲學上其實有很大的改變,在學習各種新教學方法、教師社群、公開觀議課之前,教師的教育哲學應該要先被翻轉,教師的工作不再是知識的傳遞者,而是「學習經驗的設計師」。

自然科領綱中描述本領域的學習重點內涵如下:

一、提供學生探究學習、問題解決的機會,並養成相關知能的科學探究能力。
二、協助學生了解科學知識產生方式,養成應用科學思考與探究習慣的科學的態度與本質。
三、引導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核心概念。

簡單來說,就是「探究、科學態度和知識」,亦描述一個以探究為根本的教學藍圖。學習是主動建構意義(meaning-making)的過程,學生必須在探究歷程中建構科學知識的意義,並後設檢視自己的探究歷程,進而發展科學探究的能力、態度與科學本質觀。

而自然領域在課程方面,也作了很大的更動,除了過去的物理、化學、生物、地科,12學分的必修課中多了4學分的「自然科學探究與實作課」,此課程沒有課本、沒有進度壓力、沒有考試,就是希望教師能夠在無後顧之憂的情況下,教學生更重要的能力和態度。


柒、知識不重要了嗎?知識在探究教學中扮演的角色


這或許是讀者看完我提出的高中科學教育目標後,第一個想到的問題:「知識不重要了嗎?」雖然探究教學的核心教學目標並非知識,但我認為知識並非完全不重要,而是扮演的腳色與過去不同了。

目前高一物理必修課的目的是學習「物理發展的精神與傳承」,課綱中提到應以「物理學家發想過程的故事為主、基礎物理通才知識為輔」。雖然高一物理把大部分的數學推導都拿掉了,只剩下定性的物理描述,我覺得這是一大進展,但是以高一每週兩節物理課來說,這些「知識」還是非常多,也就是說,物理課的部分課程目標(大量學科知識),似乎與探究教學法的目的是互相衝突的。

使用探究教學是為了培養學生看見問題、透過邏輯釐清問題脈絡,並試圖根據證據提出解決問題的較佳答案,為什麼要強調較佳?因為探究的過程,不應該是在追求標準答案,而是現有證據之下,追求邏輯較嚴謹、推論較合理的答案。 而物理課要教的學習內容,要求學生最終一定要學會標準答案,「用探究教學法教標準答案」本身就是一個矛盾的概念,在探究教學中要求標準答案的結果,就是一個不真實的探究歷程。

如果探究教學是新課綱的主軸,卻又不能用探究教學法來教標準答案,那這些標準答案在新課綱中,到底有沒有容身之處?它們到底扮演什麼角色?

怎麼樣把對於過去的認識,轉譯成為可以有效處理未來問題的工具?或許,我們可以拒絕把過去的知識當作教育的唯一目的(the end),而只強調其作為一項手段(a means)的重要性。(約翰‧杜威著,單文經譯注,2015,p.123)

這是杜威在其教育著作中闡述的論點,杜威在這邊給出他的答案:過去的知識、或者說這些標準答案,是讓學生學習「探究與思考」的工具。如果我們將這段話解讀為「讓學生探究出標準答案,只是標準答案不是唯一目的,更重要的是探究與思考」,因而認為「標準答案要放在探究的終點」,那一定會產生很大的衝突。但杜威其實並沒有特別強調標準答案的位置,因此知識未必要放在探究的終點,放在探究的起點或探究的過程可能更加恰當,它只是一個工具,可以是學生用來探究「課本以外的問題」的工具。

知識是一個學習能力的媒介,知識可以做為解決複雜問題的背景或基礎,可以做為練習表徵轉換的工具,知識生產歷程(科學史)也可以做為教師設計學生學習經驗時的框架,更進一步地,學生可以透過科學史更了解科學的本質。過去的知識是一個很好用的工具,但對高中生來說,這些科學知識只是「一項手段,而非目的」。


捌、探究教學法的課程設計


實施要點

探究教學法的實施分成以下三大要點,其中兩項是課堂前的工作,另外一項是課堂中的工作。

一、課堂前
1. 目的或預期:你的探究教學之目的為何?你期待學生經歷什麼樣的學習或思考歷程?
2. 課程設計:如何設計提問?如何引起足夠強烈的動機,讓學生發自內心「想要探究這個問題」?讓學生的學習從「問題」出發,將文本閱讀放在提問之後,或許能夠讓學生更積極的與文本對話。

二、課堂中
引導討論:在帶探究的過程,我們無法預想到學生可能提出的所有想法,因此當學生提一個新的問題或意見時,教師必須快速判斷是否將此問題拉出來全班討論,而課程的目標便作為判斷依據,如果學生的問題會引發偏離課程目標的討論,那就勇敢告訴學生「這個問題可能會讓我們偏離主題」,也別忘記肯定學生的提問。不過比起引導學生的技巧或方法,探究教學中更重要的是「提問的設計」,教師的提問必須精確、足夠困難而必須集思廣益,而且必須緊扣課程目標,一個好的問題,應該能夠引發不偏離主題的探究。設計問題是一個大哉問,想了解更多的人可以參考《核心問題:開啟學生理解之門》這本書。

科學探究的簡單框架

下文先分享理論與教學方法的部分,以 Science As Inquiry In The Secondary Setting 中提供的科學探究框架為基礎,對應到台北市課督林春煌老師提供的一系列提問技巧。

在 Science As Inquiry一書中,作者提出一個科學探究的框架:

科學探究從觀察現象開始,形成why-question—為什麼會產生這個現象?接著嘗試「根據現有的證據」、對此現象的成因提出一個解釋(你可以稱它為科學說明或者假說),這個解釋一定會有某些「假設」,如果假設成立,此解釋就更可能是正確的,因此下一步就是設計實驗來「檢驗假設」。

當然,上述的探究框架並不是一個線性的流程,可以注意到,我強調提出解釋時,必須要「根據現有的證據」,而探究過程中,證據可能會不斷地出現,所以每個新證據的出現,都會讓探究者必須回頭檢視自己的「解釋」是否合理、是否有"base on evidence"。

引導式探究課程設計模組

林春煌老師設計的引導式探究教學模組(以蝶豆花為例),似乎也可以被納入上述的探究框架中。課程從觀察一部製作蝶豆花的宣傳短片開始,每個人先自己提出三個和影片相關的問題,再和小組分享、討論,選出小組最好奇、認為最有創意的問題交給老師。

接著老師帶著全班一起檢視這些問題,透過對話來釐清學生真正想問的問題和問題背後的假設,並且請學生將問題寫完整,寫成適合進行科學探究的問題(好的問題),同時把學生的問題分類,相同的問題放在一起。此時,黑板上應該會有許多好的科學問題,老師便可以請每一組挑一個最有興趣的問題,這個步驟能夠讓學生對問題更有擁有感,也就是說學生會真的很想解決這個問題。

探究活動進行到這邊,都還在「發現問題」,接下來才會進入到規劃、研究的部分,我們會在大海報上完成我們的實驗記錄,完成圖如下。

在完成「假設」和「實驗設計」後,會先進行一次跨組分享,一半的組員留在原地,向別組解釋自己的實驗設計,在解釋的過程找到自己邏輯或實驗設計的缺陷;另一半的組員則移動到另一組,幫別組檢視實驗設計。

下表試著將探究理論與課程設計實務結合,以了解在特定探究階段,教師可以如何引導學生:

科學探究框架

引導式探究課程設計模組(林春煌老師)

觀察現象

播放影片、學生觀察

形成why-question

提出問題、小組分享、教師帶著全班收斂問題、小組挑選問題

根據現有證據提出解釋(假說)

教師帶著全班收斂問題

提取假設

寫於大海報

設計實驗以檢驗假設

寫於大海報

進行實驗獲得更多證據

實驗後將實驗結果、數據貼到大海報

支持或否定假設

產生結論支持或否定假設



參考文獻


東尼.華格納(2012),宋偉航譯。教出競爭力:劇變未來,一定要教的七大生存力。臺北:方言文化。

劉湘瑤(2018)。論自然科學課程綱要中的「素養」內涵。科學教育月刊,413,2 - 9

陳瑞麟(2020)。人類怎樣質問大自然:西方自然哲學與科學史,從古代到文藝復興。新北:八旗文化。

教育部(2018)。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-自然科學領域。臺北:教育部。

約翰‧杜威著,單文經譯注(2015)。經驗與教育。新北市:聯經。

Julie Luft, Randy L. Bell, Julie Gess-Newsome. (2008). Science As Inquiry In The Secondary Setting. Arlington:NSTA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