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目錄

2022年8月28日 星期日

淺談「教育訓練」與「教育」的差異



講師:Eileen

四月中,我帶著教育專業背景,進入人資小周末的訓練發展認證班,期間,我不斷地思考教育訓練和教育之間的關係。

今天的課程主題是「讓老闆看到成果的培訓設計」,這也是人資小周末「訓練發展認證班」系列課程的最後一堂課,這篇文章會先討論教育訓練/培訓在企業經營中扮演的角色,接著針對教育訓練與教育的差異,分享我個人的觀點。


培訓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手段


有時候,主管會要求人資透過培訓來解決組織問題,例如業績不夠,但只要辦培訓就能夠解決問題、讓業績提升嗎?又或者人資希望透過導入某些培訓方案,但主管不願意投入資源,要如何說服主管協助推動?

在今天的課程中,Eileen老師引用Mager和Pipe(1970)提出的績效分析模型,說明培訓在改善員工績效中扮演的位置:培訓應該要是幫組織解決問題的一種手段,但培訓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。

一位優秀的人資,必須先判斷一個問題是否能透過培訓來解決:首先拆解出會影響員工績效的行為指標,並確定未達成行為指標的原因是「缺乏知識與技能」,那麼「安排知識技能的培訓」才能夠解決問題。如果造成問題的原因並非缺乏知識,那麼培訓便無法帶來「老闆看得見的成果」。


將「憑經驗」轉化為具體、可言傳的知識


釐清待解決問題、並確認此問題可透過培訓解決之後,人資將開始扮演知識點的萃取者,透過對資深前輩的訪談,將前輩口中「憑經驗」的技巧提取、整合成具體的、系統性的知識點/培訓目標,再規劃適當的教學設計與評量方式。

在此過程中,必須非常謹慎地區分教學設計與知識點/培訓目標,否則就會變成《重理解的課程設計》(Wiggins & McTighe,2005/賴麗珍譯,2008)書中所提到的「按活動教學」:開心地完成很多教學活動,但說不太出來到底學到什麼,以及為什麼要進行這些活動。

扣回到今天課程的主題——「讓老闆看到成果的培訓設計」,老闆想看到問題被解決,而HR的工作便是並透過培訓設計,將待解決的問題轉化為可學習、可實際執行、可觀察、可衡量的待學習知識點,並運用培訓來解決問題。

而將知識點寫成可觀察的外在行為,可以讓培訓目標更能夠被檢驗,老闆也愈能清楚地看到培訓成效。


教育訓練 vs 教育


接下來,我想要簡單討論教育訓練與教育的差異。

如前文所述,教育訓練的目的是解決組織問題,課程與教學是手段之一,除此之外還包含設定學習目標、製作教材、評估成效,運用科學的方法和資料數據來爭取資源投注。

這樣的企業教育訓練,與美國課程學者Ralph Tyler(1949)於《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》提出的「目標模式(或稱為泰勒模式)」課程發展歷程非常相似,Tyler認為課程發展應該包含四步驟:定義目標、選擇學習經驗、組織學習經驗、評鑑達成與否。

目標模式的課程發展歷程,是其中一種看待教育的方式:透過科學化的課程設計與評鑑,達成國家設定的目標,進一步解決國家發展的問題(例如提升科學、科技人才)。但目標模式也被批評過度強調教學技術與工具理性,如同生產教育成品的工廠。

針對特定目標精心設計的課程,本身並沒有問題,問題在於這樣的課程是由成人所強加的(McDonald,2019/林麗雪譯,2021),教育部規定的學習目標,透過父母的期待和大小考,強加在所有學生身上,而他們通常沒有什麼選擇的空間。


關鍵在於對象有沒有選擇權


企業培訓的對象,是選擇進到一間公司、協助達成公司目標的員工,因此若績效不彰,接受培訓以達成公司目標,是非常合理的要求,因為他們是有選擇權的,如果不想要為了組織未來的發展需求進一步接受培訓、擴充職能,那他們可以選擇離開,投入他們更願意貢獻專業、協助達成目標的公司。

但教育的對象是「所有人」,由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非常發散的,因此在必修課中精確地設定學習目標與教學方法,並嘗試讓學生都學會特定知識與技能,似乎沒有那麼大的意義,與之相比,「支持、鼓勵和協助學生成長為一個完整的人」(Thomas,2006/陳佩正譯,2008,p.48)似乎是更重要,且更合理的教育目標。

企業的教育訓練,始終是以組織為中心的;想要以學習者為中心,只有教育能夠做到。

註:此處的「以學習者為中心」,不只是指「增加課堂互動、小組討論、實際操作演練」的課程設計,而是指學習者能夠自由地選擇學什麼、如何學、以及想要學到什麼程度。

延伸閱讀:【參訪心得】完全沒有課表的台灣瑟谷學校


教育訓練對我的意義


教育訓練的本質,在於解決企業所面臨的問題,因此如果企業的願景、使命與價值觀,和我自己在意的事情並不契合,需要做的事情又那麼多,那麼這些培訓之於我,似乎就顯得很微小、沒什麼意義。

但如果組織所面臨的問題,正是我非常非常在意的議題呢?如果這是一個教育組織,希望透過培訓師資,來達成我所認同的教育目標呢?這樣的教育訓練,對我而言似乎就非常有意義!

也就是說,雖然教育訓練不適用於「教育學生」,但其概念與技巧卻可以運用於教育組織的師資培育或教師研習,這真的是我原本沒有想過的一大啟發,相信這段時間學習到的教育訓練專業知能,定會在未來派上用場!


延伸閱讀:教書第一年後,我還保有熱情與理想嗎?(此文介紹了我的課程進行與班級經營方式)

(我每次都會跑去站講師旁邊哈哈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