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目錄

2021年11月13日 星期六

【期中回顧】碩一上:碩士生的學習目標



碩士人生很快速地過了八分之一,似乎還沒抓到節奏,生活很忙碌,看我文章更新速度就知道真的很忙碌,爆炸的期中週結束了,正好抓緊時機紀錄一下想法。


過去對研究所的看法


在我大四準備推甄時有和家人、教授聊過,那時候就常聽他們說,研究所讀什麼領域其實相對沒有那麼重要,碩班的學習重點是方法學,但我當時似乎還不太能體會這句話的意思(直接教學法果然教不了人生大道理?)

大概在碩一開學後第五、六週,我開始感覺到茫然,每週都要讀兩篇paper,很多時候花很多時間讀完文獻,卻覺得研究結論好像沒有辦法為我的教學實務帶來什麼助益。

那時候慢慢會覺得,自己現階段追求的事物(在教學實務上快速成長),是不是不太能夠在研究所獲得?也愈來愈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念研究所。


現在的想法


現在我深刻體會到,念研究所的重點在於學習邏輯思考與批判能力,每篇paper的研究主題都不同,但不管什麼領域,讀paper都能夠訓練邏輯思考與批判能力。

我覺得讀paper不同於閱讀一般書籍,不太會從頭到尾讀過去(我知道有些人讀一般書籍也會跳著看,但我不想被暴雷所以都會慢慢的看)讀paper更強調帶著問題去尋找答案。

「研究問題是什麼?根據過去的文獻,這些問題為什麼重要?作者進行什麼實驗來處理這個問題?實驗數據的是在什麼教學/實驗情境中產生出來的?實驗得到的數據為何?如何解讀、詮釋這些數據?有哪些文獻支持這樣的詮釋?這些詮釋對於教學實務或未來研究有什麼啟示?」

透過不斷地自我提問並尋找答案,邏輯真的會愈來愈好,除此之外,閱讀文獻還必須不斷思考「作者給出的答案能夠回答我的問題嗎?能夠說服我嗎?」因此也能夠練習批判思考的能力。

研究所應該還有其他的學習目標啦,但目前這兩者是我最有感的,看見一件事的價值後,也會更願意努力學習的!(雖然是真的累🙂)

前陣子,在某一篇網路文章看到一段話,細節不太記得了,但內容大致是這樣的:「很多人會說,台灣就是文憑主義,企業都比較愛用碩士生,但是請等一下,你憑什麼認為沒有受過碩士訓練的你,能力會比人家強?」

真的是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,希望自己邏輯可以愈來愈嚴謹、想事情的可以愈來愈清楚!


產生改變的原因


產生轉變的原因有兩個。

第一,這禮拜一上台報告時,我帶著自認做得還不錯的報告上台,結果聽完教授的講評,才發現自己交代數據來源的方式不夠嚴謹,下課後,我想著「文獻探討、研究問題、研究方法、發現與討論、結論與研究/教學建議」,並很認真地問自己:這幾個章節所要傳達給讀者的重點是什麼?作者在回答什麼樣的問題?因此才寫出上面一連串可以邊讀paper邊問自己的問題

第二,這一兩週,在處理課程設計的問題時,一直問自己:有哪些證據支持我的想法?要如何處理這個問題?這個推論合理嗎?要如何驗證我的想法?有沒有其他可能性?突然就覺得自己好像在讀paper,這時候才意識到,研究所訓練的能力,在生活中其實充滿可以遷移應用的情境

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