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目錄

2021年3月9日 星期二

「老師下一堂課可不可以讓我教?」氣體動力論推導



前言


昨天看完欣達(壢中老師)高三的課,就主動問老師今天的氣體動力論可不可以讓我試教看看,剛好今天早八和下午三點各有一個高三班要上氣體動力論推導,所以第一節課我先看老師上,準備一下、下午直接上戰場。

一節課使用直接教學法,搭配自編講義(請看文章最下面),課程目標為:理解氣體動力論的推導,藉此了解科學家會建立模型來解釋現象背後的運作機制,並以實驗證據來檢驗模型的正確性。


我做的很好的地方


一、不急著一直講課

今天的課程中,我的心情並沒有非常緊張,因此不那麼害怕空氣突然安靜,講述到一個段落時會有意識地停下來問學生有沒有問題。不過這種方式沒有辦法很有效了解學生的理解程度,未來應該事前想好問題及時抽問,作為形成性評量。

二、探討數學符號的物理意義

雖然今天花了很多時間進行數學推導,但我也一直帶著學生思考數學符號或推導結果(也是一坨數學符號)的物理意義,有些還會以文字敘述寫在數學式旁邊,這樣的做法可以避免學生迷失在數學中,反而忽略數學推導背後的物理概念與學科本質。


我可以改進的地方


一、板書排版問題

我在試教之前,有用A4紙寫了一張教學脈絡,也包含了大部分的板書內容,但我寫的是直的A4紙,所以轉換到板書的時候其實寫起來有點卡,未來準備試教的教學脈絡時最好寫橫的A4紙,並且可以大致把黑板分成三部分來規劃板書。

留在黑板的板書其實很重要,學生不可能整堂課50分鐘都全神貫注,因此板書應該要追求「學生就算突然恍神、回神後看著你的板書也可以馬上跟上」,可能解決這個問題的另一個方法,就是使用講義或ppt,將本來要寫的板書與教學脈絡,全部都事先打好、一次呈現給學生,最好可以讓學生直接看講義就看得懂。

不過這樣的教材預備、或許就可以直接改以問題導向的教學策略,例如問學生:「氣體動力論如何推導出氣體總動能與溫度的關係?」讓學生以解決此核心問題為目標進行小組自學。

▲今日板書

二、板書顏色問題

今天的板書全部都用白色粉筆寫,看起來沒有很明顯的重點。未來板書的顏色分配也許可以考慮:大標題與教學脈絡一個顏色,數學推導一個顏色,數學符號的物理意義再一個顏色。

三、板書該詳細還是精簡?

我原本認為,板書應該盡可能寫詳細一點,避免學生因為老師跳步驟而看不懂,但今天欣達建議我,很重要的大脈絡要標示清處、但可以不用寫太詳細,因為一方面耗費時間、一方面也讓學生失去推導和思考的機會,或許可以把「寫詳細板書」的時間留給學生「討論推導過程」會更佳。

四、教學脈絡不夠清楚

如同上週家教記錄的反思,不需要把課程想成一齣完美的表演,可以誠實地把教學脈絡直接列在講義上,這樣一方面讓學生快速掌握當天課程內容、一方面也避免自己漏掉很重要的內容。我今天就漏掉了N個分子的部分,後來才拉回去推導,板書中間偏上有一個區塊很明顯是加上去的。而板書的教學脈絡也應該要跟講義完全同步,這樣學生才可以看板書就知道現在教到哪裡。

五、物理知識專業程度不足

今天有一個地方講錯:把方均根講成平均速度蒙混過去。


心得


以上的討論主要著重在板書直接教學法,除此之外,我也在思考同樣的單元還可能可以怎麼教。以下是我想到的課程規劃,可能會比較適合公式推導類型的課程目標:

所有推導過程都列在講義上→學生小組自學→請學生思考推導步驟的等號為何成立?物理意義為何?→小組想法寫在便利貼→教師引導全班收斂討論。


附錄、講義與教學影片